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婴儿辅食营养讲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婴儿辅食营养讲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九月龄宝宝营养辅食怎样的?每天添加多少顿辅食比较合适?
九个月的宝宝喝奶量是明显比以前增加了,要想促进健康发育,可以适量添加辅食,每天三餐都行。注意粗细搭配要合理,主食可以给吃面条、米粥、米饭等食物,其它方面也可以再添加一些豆制品、菜泥、鱼泥、肝泥,或者是果汁、菜汁,饮食要均衡,必要的话去医院做下体格检查。
11个月宝宝吃什么辅食营养?11个月宝宝吃小米粥有营养吗?
11个月的宝宝吃小米粥是有营养的,可适当的在小米粥里加个鸡蛋,做成鸡蛋小米粥,还可以把蔬菜做成蔬菜,水果榨成汁加热给宝宝喝,也可以给宝宝吃一些软面条,小饺子等,记住不要一次性吃的过多,因为吃的太多可能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引起肚胀,还可能会导致大便干燥。
母乳10个月还有营养吗,添加什么辅食好?
母乳10个月是有营养的,但由于这个阶段的母乳已经不能够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所以宝宝需要通过添加辅食,来增加营养,一般这个阶段可以添加富含强化铁的米粉,蛋黄,肉泥,肝泥,菜泥以及水果等,同时可以补充钙剂,补充鱼肝油,并且让宝宝适当的晒太阳。
十个月的宝宝辅食一天吃几次比较合适?
10个月的宝宝除了吃奶以后,一天吃辅食次数两次就够了,除了给孩子吃蔬菜水果,米粉以外,可以适当给孩子做,像小米山药粥,虾仁大米粥,还有就是可以给孩子做烂面条,小馄饨,还可以用蔬菜肉米给孩子做肉饼或者是小丸子吃都是可以的,尽量做到孩子的食物品种多样化,营养均衡化。
宝宝辅食分几段?怎么分?
您好,一般辅食添加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尝试食物的味道(六至七个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给宝宝尝试各种不同食物的味道,通常是少量的糊状辅食,可以在喂完母乳或者配方奶之后,等一个小时再喂辅食。刚开始的几天,可以是比较稀的糊状辅食;然后,慢慢增加稠度;最后进展到夹杂有少量细软小疙瘩的糊状食物。
辅食添加开始的时候,建议每天一次;等宝宝慢慢习惯之后,便可以增加到每天两到三次。
六个月开始,宝宝的铁需求会增加,因此辅食里,至少包含一种含铁丰富的食物。例如,铁加强米糊麦糊(注意,自制的米糊或者麦糊,没有铁加强,因此不属于含铁丰富的食物),肉泥,豆腐泥,豆泥等。除了这个准则之外,其他的食物通常没有严格的规定,妈妈们可以自行决定辅食添加的次序以及种类。
可能妈妈们会发现在刚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宝宝会用舌头把食物顶出来。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它并不代表宝宝就不爱这种食物。有时候,某种食物可能需要尝试8-10次之后,宝宝才会开始接受。
在这个阶段,母乳或者配方奶仍然十分重要。辅食应该在喂完母乳或者配方奶之后再喂。
第二阶段:学习咀嚼(七至九个月)
大多数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之后不久,便可以接受比较粘稠或者带有软疙瘩的糊状食物。一旦发现宝宝自己可以独坐并有咀嚼的动作出现,那么即使宝宝还没有牙齿,也可以开始鼓励宝宝进行咀嚼的练习了。带有软疙瘩的糊状食物或者小块的柔软食物通常是很好的帮助宝宝练习咀嚼的食物。练习咀嚼不仅有助于锻炼咀嚼肌也可以帮助将来宝宝的语言发育。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会通过观察妈妈的动作而模仿。因此,妈妈们可以给宝宝做咀嚼的示范动作,从而慢慢教会宝宝进行咀嚼。当宝宝刚开始接触粘稠或者带有颗粒的食物时,可能会出现作呕的动作,这个是正常的现象,妈妈们无需惊慌。
在宝宝七至九个月大的时候,一天可以吃三次辅食,大概类似于成年人的早,中,晚餐。当宝宝一次能吃较多的辅食时候,那么妈妈们可以尝试先喂辅食,然后再喂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了。
第三个阶段:学习自己进食(九至十二个月)
通常,宝宝在八至九月大的时候开始喜欢自己喂食。妈妈们应该尽量鼓励,喂宝宝准备一些可以用手指抓著吃的食物。学习自己喂食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虽然刚开始宝宝们会把地板,桌子,凳子都弄得一塌糊涂,但是妈妈们仍然应该鼓励和支持。
在这个阶段,妈妈们可能还会发现宝宝会拿着食物把玩,这是宝宝认知的一个过程,所以只要不是过度的浪费,请妈妈们不要制止。同时,妈妈们应该尽量做到让宝宝自己决定每次进食的多少,不要过度或者强迫进食。
从九个月开始,大多数宝宝已经开始一日三餐辅食,在这个阶段,妈妈们也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一到两顿的加餐。另外,在这个阶段,母乳或配方奶仍然十分重要。
第四个阶段:融入正常的家庭饮食(十二个月及以上)
当宝宝一周岁之后,宝宝的饮食应该以少量多餐为准则。每日三餐,外加一至二顿的小餐。妈妈们仍然需要注意宝宝进食时发生窒息的危险。
一周岁之后,宝宝可以喝全脂的牛奶(注意,必须是全脂,因为宝宝生长需要一些额外的能量)。同时,也要注意每日牛奶的摄入量,过量的牛奶会导致宝宝不愿意进餐,从而导致喂养困难。这个阶段,每天的奶量应该控制在500毫升以内。
宝宝最佳的饮料仍然是母乳,配方奶,全脂牛奶和白开水。不建议让宝宝喝果汁,让宝宝食用新鲜水果远比喝果汁有营养(果汁糖分过高,纤维过少)。如果您一定要给宝宝喝果汁,那么建议稀释的果汁(果汁和水的比例:1:3),控制在120毫升以内。另外,大量的果汁是禁止的,因为可能会导致蛀牙和腹泻。
在这个阶段的宝宝,每天的胃口变化很大。妈妈们不需要因为宝宝偶尔的食量变小而紧张。在不同的日子,甚至同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宝宝的食欲和食量都可能出现很大的差异。妈妈们应该尽量让宝宝自己决定每次吃多少,强迫喂食和过度喂养都不可取。
以上便是与喂养问题相关的建议和信息了。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宝宝的特点和家庭的饮食习惯,建立自己的科学喂养模式
婴儿添加辅食
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应根据婴儿体格生长、神经发育以及摄食技能、社交技能几方面发育状况决定,一般应在婴儿体重达6.5-7kg,能保持姿势稳定、控制躯干运动、扶坐、用勺进食等,大多在4-6月龄添加辅食。
辅助食品添加的原则:
1、从少到多:即在哺乳前给予婴儿少量含强化铁的米粉,逐渐添加,用勺进食,6-7月龄后可代替一次乳量。
2、从一种到多种:如蔬菜的引入,应每种菜泥每日尝1-2次,直至3-4日婴儿习惯后再换另一种,以刺激味觉的发育。单一食物引入的方法可帮助了解婴儿是否出现食物过敏。
3、从细到粗:从泥状过渡到碎末状可帮助学习咀嚼,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
4、从软到硬:随着婴儿年龄增长,其食物有一定硬度可促进孩子牙齿萌出和咀嚼功能形成。
5、注意进食技能培养:尽量让孩子主动参与进食,如7-9月龄孩子可抓食,1岁后可自己用勺进食,即可增加婴儿进食的兴趣,又有利于眼手动作协调和培养独立能力。
根据孩子发育情况来。一般而言,孩子六七个月以后才适合慢慢添加辅食。以前教科书上主张四个月添加辅食,但现在都主张六七个月再添加。对于多胎、早产、低体重这类先天禀赋不足的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更要往后挪,八九个月甚至十个月再添加辅食才合理。
总得的来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个月左右):谷物类、植物类
选择易于吸收、不会过敏的谷类食物。其次是植物类食物,包括蔬菜水果,食物应用勺喂养,帮助训练吞咽功能。
第二阶段(9月个月左右):动物类食物
包括肉类、蛋类、鱼类等,搅碎喂食。
第三阶段(12个月左右):碎状物食物
可给予碎状食物,这时候可以教孩子自己用勺进食。
大约从 6 个月起,宝宝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开始吃辅食了!但是很多妈妈在起初都会非常迷茫,到底辅食应该如何添加?我们应该从那种食物开始?什么适合吃,什么不适合呢?怎样才能营养搭配?
辅食添加时间
所有的婴儿应该纯母乳或者配方奶喂养直到六个月大,前六个月无需任何其他的食物包括水。建议:添加辅食最早 4 个月,最晚不过 6 个月。
首次添加辅食注意事项
- 只能尝试单一成分的营养米粉,必须要含铁。
- 首次尝试的量在 5 g 左右即可,不是为了让孩子吃很多,而是让他适应吃饭,然后慢慢尝试各种食物。
- 每天一顿,上午 10 点左右添加最佳。
辅食添加原则
添加的性状要从泥状食物到块状食物,少到多,简到繁。
辅食添加顺序
米粉→ 菜泥/果泥(各类新鲜蔬菜,时令水果)→ 满 7 个月后加入肉泥(鸡肉,鱼肉,猪肉,牛肉,羊肉)→ 满 8 个月加入蛋黄和鱼肉
观察过敏反应
第一次吃米粉需要观察3天,无任何特殊反应即可以加入蔬菜泥,要记住观察过敏反应需要 2~3 天的时间,所以在加任何一样新食物都要试 2~3 天没有过敏现象方可加入另外一种。
不建议添加的辅食
- 1岁内的宝宝辅食中不加盐,少糖,少油!
- 1岁内不吃鲜牛奶,蛋清,带壳海鲜,大豆,花生等!
- 1岁内不能食用蜂蜜!
- 不建议吃干果,一是干果高过敏风险,二是容易呛住引起窒息。
宝宝如何喝水
因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6个月前母乳或者配方奶时期不需要额外给婴儿喝水,在添加辅食后,宝宝们则需要适当补充水分。所以一般情况下6个月以后可以适量的给一些水喝,用勺子或者吸管杯。不建议给婴儿喝任何菜水果汁,除了色素并没有任何营养,而且有味道的食物也不利于以后喝水,孩子的味觉会对有味道的东西形成偏爱,这样容易偏食。
辅食如何保存
如果可以,现做现吃是最好的。现在很多妈妈们都需要上班没有时间或者精力的话,可以用下面这些方法保存辅食。
- 冷藏:辅食做好分装到干净的玻璃瓶或者辅食盒中,待凉后入冰箱冷藏,一般保存3天左右,尽快食用。
- 冷冻:如果菜泥做的太多,我们也可以放入冰格中冷冻,下次用的时候拿出来解冻即可,这样储存的时间会更长,可以保存1个月以上。
温馨提示
- 当添加新食物后宝宝出现皮疹、呕吐、腹泻等异常反应时,应暂时停止添加该种食物,并尽快去医院诊治。
- 宝宝生病期间不要添加新种类的食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婴儿辅食营养讲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婴儿辅食营养讲座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