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营养辅食添加食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营养辅食添加食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辅食排敏的正确方法?
一、循序渐进,从少到多
添加辅食时,主要遵循以下五个顺序原则。
1.从少到多的顺序
以蛋黄为例,可以从1/4的试量,渐渐过渡到1/2的量。
2.由稀到稠的顺序
如米汤,到米糊,再到稠粥,最后是软饭。
3.由细到粗的顺序
以蔬菜为例,从菜汁、菜泥,到碎菜、菜叶片,最后过渡到菜茎。
4.从植物性食物到动物性植物的顺序
如从谷类到蔬菜,到水果,再到蛋、鱼、肉、肝、豆。
5.由单一到混合
一开始添加的时候可以只添加一种,然后慢慢增多种类。
营养全面丰富的辅食,应该包含四大种类的食物,分别是谷物、蔬菜、水果、肉鱼蛋豆类。
二、排敏原则
辅食的添加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遵循排敏原则。
每次只添加一种宝宝没有尝试过的新食物,吃过之后观察两至三天,如果宝宝没有任何过敏反应,就可以再添加新的食物,这就是食物逐一排敏的过程。
一旦遇到会让宝宝过敏的食物,就要暂停该食材,如果没有大的过敏反应,可以按着计划继续尝试下一种食物。
宝宝在刚添加辅食的时候,补铁是非常重要的,通常6个月第一口辅食是高铁谷物,很多妈妈一般都会选择高铁米糊,方便易吸收。
还有就是肉类中的红肉,也是补铁的重要食物来源,如牛肉、羊肉、猪肉,在遵循排敏原则下,可以交替尝试。
三、鸡蛋、花生等高致敏的食物,需要推迟吗
对于易致敏食物,做到以下几点即可:蛋黄在宝宝8个月后添加,鲜奶及其制品、带壳的贝类、花生以及其他干果,等宝宝1岁以后再添加。
大体来说,给宝宝添加辅食,只要遵循排敏原则,宝宝吃了不过敏,那就是安全食物。
还有就是建议妈妈们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头两个月,尽量尝试更多的食物,种类尽快丰富起来,这样也能降低孩子日后挑食的概率。
添加辅食后要继续给孩子喝奶,不要让孩子完全以辅食为主,尤其是1岁以内,每天的奶量不能少于600毫升,否则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要注意的是:一岁前的辅食,要禁盐、禁蜂蜜。
辅食“加盐”宝宝真的会更有劲儿吗?
一岁之内不要加盐,宝宝没有接触过成人的食物,所以辅食添加实际上是对正常食物的适应过程,成年人会觉得孩子的饭太淡了,肯定吃不进去,所以就觉得孩子吃的太少,但实际上孩子的味觉也处于成长的阶段,从未接触过食物,也就不会觉得食物太淡了,所以辅食加盐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我是两个宝宝的妈妈,谈下我的经验吧,仅供参考
添加辅食阶段不建议添加食盐,宝宝在这个阶段,肾脏发育并不完全,添加食盐对宝宝消化吸收负担较大。
但是我在喂食宝宝之后会偶尔让宝宝舔下咸菜条,我觉得会让宝宝去火,那也只是偶尔为之。
两个宝贝已经长大了。(图片拥有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爷爷奶奶等老一辈人的婴幼儿辅食喂食观念,是一种毫无科学依据的说法。
孩子身上有没有劲儿,取决于他从母乳、奶粉或者其他食物中对蛋白质、脂肪、乳糖、钙、铁、维生素、水分的获得和吸收转化情况,而不是简单的从通过盐来摄取。这里并不否定盐在我们生活当中的重要性。
盐是我们日常烹饪时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是人均摄入量严重超标。
可以说,每天我们每个人的餐桌都离不开食盐的加持。盐能够饭菜更香,还能提供一定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但是,盐的摄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适量。
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检测结果显示,全国每人每天平均吃盐 10.5 克,远远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中推荐的 6 克的标准。注意,这只是个平均数据,具体而言,像笔者的家乡,习俗就是饮食一律比较清淡,可以说在类似这样的地区人均盐摄入量必然少于全国均值。当然了,有了这个低值,全国范围内平均数值的偏高就必然由其他部分的高值来填补。
高盐摄入其害无穷。
要知道,高盐的摄入是增加高血压、脑卒中(中风或脑溢血)和胃癌发生风险的诱因之一。就在一个月前,笔者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饭菜多盐习惯的公公,在还不到58岁的年龄突发脑梗,好在发现及时,没出现大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当地并不少见。他们在就诊时医嘱都是这样的:低盐低脂饮食,多运动。
所以说,长期保持高盐的摄入,无异于是在慢性自杀。
对于宝宝来说更是如此。
经常看到一些新闻报道说,由于人们在孩子吃饭方面不够重视,或者说是怕麻烦,就让很小的孩子和大人一起吃饭。因为大人长期吃盐,口味会变得越来越重,稍微过量并不会有明显的感觉。长期下来,孩子在肾脏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的情况下,无法把过多的钠排出血液,而体内的钾随尿液排出,就会上火,引发肥胖,或者导致心脏方面出问题。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的身体机能一旦遭到破坏,随着他逐渐长大,前期积累的病灶会引发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所以,盐的摄入问题不容小觑。
为了让宝宝从小有个健康体质,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严格管控盐的摄入,而不是越多越好。这是数据整理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16)》,它向我们展示了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对食盐的摄入要求:
年龄 盐摄入量
满 1 岁之前:辅食不加盐
满 2 岁之前:可以加盐,但最好不加
满 4 岁之前:每天不超过 2 克
满 7 岁之前:每天不超过 3 克
满 11 岁之前:每天不超过 4 克
满 14 岁之前:每天不超过 6 克
通过这个列表,孩子每天对盐的摄入标准就一目了然了。
那么,具体的克数要怎么来衡量呢?
一克盐的重量大约相当于一颗普通黄豆粒的重量。
除了用黄豆粒大小来衡量,在给孩子的辅食中添加盐时,还可以直接利用量勺。量勺的价格也很亲民,成本是很低的。
了解了这些,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含碘低钠盐
2.平常孩子对盐的摄入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3.放好心态,不怕麻烦,用刷剧的时间给孩子单独做饭菜
4.若条件不允许,需要大人孩子一起吃饭,就整体调低食盐的用量,以孩子所需量为基准
5.平时多给孩子喝水,多带孩子运动。只有让孩子有个健康的身体,才是真正的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一键关注@婷婷妤丽的孕育感悟 ,一起探究育儿新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营养辅食添加食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营养辅食添加食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